當前位置:
門鎖網>
門鎖新聞>
行業熱點>
詳情
手機版最新留言:
使用手機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以下二維碼,即可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4-06-23 編輯:中國門鎖網 來源:網絡 瀏覽數:6144
導讀:雖然折疊屏和 5G 網絡會在未來重新定義智能手機體驗,不過這個未來可能沒有很多人期待的那么快,至少不是在 2019 年。科技行業每年有三個重要的綜合性展會...
導讀:雖然折疊屏和 5G 網絡會在未來重新定義智能手機體驗,不過這個未來可能沒有很多人期待的那么快,至少不是在 2019 年。
科技行業每年有三個重要的綜合性展會:1 月份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CES、2 月底在巴塞羅那舉辦的 MWC 以及 9 月初在柏林舉辦的 IFA。
在這三個展會中,年初的 CES 更加偏重技術展示,包括最近兩三年的行業焦點無人駕駛技術,下半年的 IFA 偏重智能家居,而 MWC 則屬于移動通信。
在每年的 MWC 上,我們都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的運營商、上游方案提供商展示最新的通信技術。更重要的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我們可以在 MWC 上看到來自各大手機廠商的最新款智能手機。
今年也是如此,在 MWC 2019 上,我們看到了三星的上半年旗艦 Galaxy S10 系列、可以通過識別手掌上的靜脈紋路完成解鎖的 LG G8 ThinQ、索尼的 21:9 比例「帶魚屏」系列手機、搭載了后置五攝的 Nokia 9 PureView。
除去產品完成度極低、預售了四個多月還沒發出來貨的某手機,第一款折疊屏手機是三星在二月中旬發布、預計 4 月開售的 Galaxy Fold。
Galaxy Fold 采用了內折疊的設計,轉軸部分采用了特殊的隱藏式鉸鏈,展開后是一塊 7.3 英寸的屏幕。此外,為了在折疊狀態下正常使用手機,Galaxy Fold 還在手機正面配備了一塊 4.6 英寸的「副屏」。
和 Galaxy Fold 不同,華為在 MWC 期間發布的 Mate X 折疊屏手機采用了外折疊設計。在折疊狀態下,Mate X 正面是一塊 6.6 英寸的屏幕。想要獲得更大的顯示面積,只需要將背部的屏幕折過來,和正面的屏幕共同組成一塊 8 英寸的大屏。
相比 Galaxy Fold 的內折疊,Mate X 的外折疊設計的折疊角度更小,理論上技術難度要低一些,不過這種直接將可折疊屏幕展示在外面的方式反而看上去更有科技感。同時,Mate X 折疊后僅僅 11 毫米的厚度(Galaxy Fold 為 17 毫米)和手機正面更窄的邊框也讓它更接近一部「正常」的手機。
不過無論是 Galaxy Fold 還是 Mate X,它們的售價都相當可觀,前者的起售價(注意是最低的起售價)為 1980 美元(約合 13300 元人民幣),Mate X 則為 2299 歐元(約合 17330 元人民幣)。
之所以售價如此高昂,一個重要原因是核心元器件可折疊 OLED 面板的成本極高。雖然目前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京東方(BOE)、維信諾、華星光電等廠商都已經具備了生產可折疊柔性 OLED 面板的能力,不過有能力和大規模量產還距離很遠,其中行業老大三星顯示是目前這一領域走得最快,不過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大規模出貨 Galaxy Fold。
除了屏幕面板,目前的折疊屏手機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多待驗證的地方,比如折疊的鉸鏈部分如何設計、屏幕展開時是否會出現褶皺、折疊區域的壽命。
此外,由于彎折的需要,折疊屏手機無法像普通手機那樣搭載耐磨性出色的鋼化玻璃,只能「回歸」用塑料,這會直接導致屏幕蓋板非常容易磨損(可以參考前兩年的 Moto X Force)。康寧公司近期表示正在研發能用在折疊屏手機上的玻璃蓋板,不過根據我們從相關供應鏈人士的了解,這種特殊玻璃距離量產還比較遠,未來一兩年內很難用在折疊屏手機上。
MWC 華為展臺上擺在玻璃盒中的 Mate X
有趣的是,在 MWC 2019 上,Galaxy Fold 和 Mate X 都是放在了玻璃盒中進行展示的,無法實際體驗,這也側面說明了目前折疊屏手機的進度可能沒有很多用戶期待的那么快。
再就是軟件層面。
去年 11 月,Google 在開發者論壇提到了 Android P 對可折疊設備的優化,具體提到了三個特征:屏幕連續性(小屏、大屏之間切換的無縫過渡)、多任務恢復(大屏幕時多任務優化)和多顯示屏(不同屏幕轉移時保證 app 體驗),而這已經是目前 Android 系統在折疊屏上走出的最遠距離了。
圖自 Android Developers
再往前想,很多人對折疊屏的期待是因為它可以將手機和平板合二為一,折起來是手機,打開后是平板。不過在平板領域,目前唯一可以用「優秀」來形容的系統是 iPad 上的 iOS,Android、Windows、Chrome OS 都不足以提供令人信服的體驗。
即便有了靠譜的硬件,折疊屏想要突破現有智能手機的邊界、成為可以拿在手上的「終極計算設備」,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說了這么多,折疊屏手機是不是就不值得期待了?當然不是。
便攜和更大的顯示面積是移動設備始終的追求,不過手掌和口袋的能夠掌控的尺寸是有限的,現在主流的全面屏手機已經到了一個臨界值。如何在設備物理尺寸不繼續增加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顯示面積?折疊屏就提供了一種技術和視覺上都無比美妙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 12 年前的初代 iPhone 為我們的數字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折疊屏就可以把那扇窗戶變成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門。隨著 Galaxy Fold、Mate X 等產品的出現,這扇門已經悄悄打開了一個縫,接下里需要的是上游元器件供應商、手機廠商、系統和 app 開發者一起努力,把這扇門慢慢推開。
這個推開的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肯定不會在 2019 年完成,不過就像 iPhone 也不是在 2007 年就徹底變革手機行業一樣,雖然折疊屏手機一開始不會成為主流,但折疊屏身上已經具備了再一次變革智能手機行業的潛質,而我們也期待著折疊手機取代直板手機的那一天。
5G
相比起折疊屏,5G 和我們的距離要近不少,畢竟 MWC 期間多家廠商已經「PPT」發布了多款預計年中上市的 5G 手機,很多國內外很多運營商已經開始了 5G 預商用測試,國內三大運營商預計將會在今年 10 月左右開始首批的 5G 預商用。
理論上講,如果你想要第一時間用上了 5G,2019 年在國內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如果你住在歐美部分運營商 5G 推進速度更快的地區(比如英國 EE、美國 Verizon 覆蓋的區域),甚至可能年中就能用上 5G 網絡。
不過對于普通用戶來說,2019 年很可能并不是 5G 的「元年」。
目前已經有包括高通、華為、聯發科等多家芯片廠商發布了支持 5G 的通訊基帶。不出意外的話,第一批 5G 手機搭載的將是高通的 X50 基帶。
雖然配合驍龍 855 芯片,X50 可以完成 5G 的支持。不過根據我們的了解,由于架構和制造工藝相對落后等原因,X50 本身的性能表現并沒有非常理想,功耗偏高,僅支持 NSA 組網(5G 初期運營商基本都是 NSA,之后會逐步向 SA 轉變),更像是一個追求上市速度而不是體驗的實驗性產品。
高通也深知這一點,在今年的 MWC 前夕,高通發布了采用 7 納米工藝、支持 NSA 和 SA、兼容 2G-5G 網絡的新一代 X55 基帶,這款基帶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開始正式商用。除了 X55,華為和聯發科也已經發布了自家的多模 5G 基帶巴龍 5000 和 Helio M70,整體規格也要在 X50 之上。
不過無論是 X55、巴龍 5000 還是 M70,它們仍舊是獨立于手機 SoC 之外的外掛基帶,功耗、體積、成本上都有著天然的劣勢。至于集成 5G 基帶的新一代 SoC,高通表示預計將在 2020 年開始商用。
除了第一批外掛 5G 基帶在體驗上的問題,由于方案不夠成熟,初期 5G 手機的研發難度要更大,基本只有排名靠前的幾家手機「大廠」才有能力做,制造成本也會明顯高于現有的 4G 手機,因此 5G 在今年大概率只會出現在少數大品牌的旗艦型號上。
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即便你愿意多花上一兩千塊錢,在第一時間購入一部支持國內三大運營商 5G 頻段的 5G 手機,也有很大的概率用不少 5G 網絡。
雖然三大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已經過去幾年里在 5G 基站上進行了大量投入,但在今年的 5G 預商用期間,可以完全覆蓋的區域依舊會相對有限。此外,參考 3G、4G 最初商用時的情況,運營商不可能一開始就開放 5G 網絡,很可能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優質客戶」可以體驗到 5G 網絡。
不過就和折疊屏一樣,5G 無疑是未來手機的重要趨勢,而且前景要更加明朗。
從今年下半年,全球排名靠前的手機廠商都會推出自家的 5G 手機。到了明年,隨著集成 5G 基帶 SoC 的上市和運營商網絡的完善,5G 會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手機的標配,就讓我們期待 5G 來的可以更快一些吧。
拍照和全面屏依舊是 2019 年手機的重點
既然折疊屏有點遠,5G 也沒那么快,那么今年的主流智能手機市場有什么呢?我們認為,除了性能、充電等方面的常規升級,拍照和全面屏依舊會是今年大多數手機重點發力的方向。
雖然聽上去有點無聊,不過從細節上看,這兩個方面其實還有很多令人興奮的技術。
拍照是過去兩年手機廠商互飆的重點,從大底傳感器、多攝像頭設計,到越來高級的計算攝影(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手機的拍照能力被一次次重新定義。在 2019 年,手機拍照依舊會大幅度前進。
在中低端手機上,隨著三星 GM1 等新一代高性價比大底傳感器和搭載全新 ISP 的 SoC 的上市,整體成像水準會有一次全面的升級。在高端領域,超廣角鏡頭已經成為幾乎所有新上市旗艦機的標配,同時,OPPO、華為還在嘗試使用特殊的設計,將手機的焦距拓展到等效 150mm 以上的長焦領域。
「打孔屏」是去年年底上市的方案,不過初期只有 LCD 打孔,剛剛上市的 Galaxy S10 系列是首批 OLED「打孔屏」手機,顯示品質更好。預計從今年年中開始,三星等屏幕面板供應商會開始對外出貨 OLED「打孔屏」。
除此「打孔屏」,去年讓 OV 火了一把的「升降式」全面屏設計將會回歸,方案和第一代 NEX 類似。不過和去年用在旗艦機上不同,今年至少 OV 會將「升降式」設計拿到中端甚至偏低端的機型上。今年早些時候,這兩家廠商已經率先在海外市場發布了采用升降同時定位中端的 vivo V 系列、OPPO F 系列新機。
與此同時,隨著這些 OLED「打孔屏」、「升降式」全面屏等高端方案的下方,在 2019 年接下來的時間,中高端手機在外觀上的界限很可能會進一步模糊,全面屏時代的「撞臉」問題將繼續延續下去。
————————————————————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將立即處理。
想了解這個項目,請聯系我!
我想加盟,請將項目的資料發給我。
請問我所在地區有加盟商了嗎?
想了解此項目的加盟流程,請聯系我!
請問加盟此項目需投資多少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13520832007

今天已經有 388 人獲取加盟資料
2025北京木門展,中國木門網采訪洛克曼智能鎖何總
2024門鎖網專訪凱理五金王總
2024門鎖網專訪三彪名派智能鎖黃總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完善和普及,智能家居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智能門鎖已然成為智能家居市場的一大風口。
為了探尋飛利浦智能鎖的起步歷程和未來規劃,我們特地專訪了飛利浦銷售總監劉志丹先生,希望能夠找到飛利浦成功的奧義所在,為行業的良性發展帶來一些啟示和靈感。
中居聯杯·2024年度門鎖及智能鎖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
飛利浦智能鎖采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識別靈敏度高,不僅能透過皮膚表皮層去采集更精細的指紋細節,還具備指紋認證修復功能。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家庭安防正在成為智能家居產品中日益崛起的一部分,其中涉及到的產品包括家用攝像機、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門鈴、門磁傳感器、紅外報警器等等。據相關數據統計,家庭安防類設備在2...
CEEASIA亞洲三大專業消費電子展之一、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全產業鏈大會 —— CEEASIA亞洲消費電子展(北京)將于2022年6月25日-27日在中國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0月25日,中新展...
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
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